一边养鱼一边种菜,你见过吗?这有趣的一幕发生在位于东湖街道泉漳村的临平东湖智慧生态田园产业综合体内。如今,这种与众不同的养殖和种植方式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条致富路径。
步入大棚,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种植槽内,西红柿、辣椒、茄子、生菜等水培蔬菜正处于新一轮育苗期。而在大棚的尽头,数个巨型鱼池内,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的鲈鱼跃出水面抢食,大棚里各处的数字设备正实时监测着环境数据。
“鱼的粪便经过分解、过滤后变为蔬菜生长的‘营养液’,蔬菜吸收这些营养后,又将水充分净化以后循环给鱼用,形成了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的‘鱼菜共生’生态循环模式。”杭州嘉润牧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道勇说,“鱼菜共生”不再使用化石能源,唯一的能源需求就是电力,真正实现绿色“0排放”。但与此同时,要攻克的难点也不少,最直观的就是会不会变成“鱼养不大,菜长不好”?“最早我们只使用养殖的换水用于种植,发现换水中的富营养物质无法满足蔬菜生长所需。”项目已经落地,要想在已有建筑工程上进行二次结构改造不仅操作难度大,所需的成本也非常高。网络工程专业的朱道勇想到了一门专业课《流程管理》,在生产环节上动脑筋、下功夫。“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一个鱼粪生化处理利用系统,鱼粪水先进行生物消化,然后进行调肥,调肥完成之后再用于整个种植。”
在技术创新推动下,园区也进一步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在园区办公区域的“智慧大脑”平台上,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养殖桶里的水质状况、生态鱼的健康情况等各种信息一目了然。朱道勇介绍,依托智能化平台,鱼桶内氨、氮、氧等指标被实时监控,增氧、换水、撒饵等生产环节全都能够远程遥控。“我们标准化的系统中一个养殖单元占地不到一亩,通过工厂化技术,我们能实现每立方米水体产鱼50斤,一茬鱼的产量大概在2万斤左右,产量约等于外塘的25亩,通过智能监管、精细化运营,我们一年可以收获三茬鱼,产能提升了近百倍。”
鱼菜生产的智能化和标准化在保障全产业链可溯源的同时,还降低了从业技术门槛,目前,园区已将这套农业生产模式推广到了安徽、富阳等地。“现代农业没有标准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设施装备的成本永远下不去,这属于初始投资,在投资回报上它不具备可复制性;二是最终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很难达到统一,我们没办法解决市场、口碑等各方面问题。”朱道勇解释道。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设备的应用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示范棚内养殖水体合计2400立方米,年产量约36万斤,营收高达300多万元;蔬菜部分的年产量约40万斤,年营收能够达到100万元。”泉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金跃告诉记者,农业“新科技”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培育了“新钱景”,还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借助大运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契机,目前,园区正铆足干劲推动三期项目建设,主要建设56542平方米农业智慧大脑、生产设施、35套循环水成鱼养殖单元,14000立方米工厂化成鱼养殖水体,8套循环水鱼苗养殖单元以及4600立方米鱼苗培育水体。“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聚焦数字科技、农业技术服务和园区联合运营,形成全产业链一条龙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推动生态观光旅游,通过产业融合提升种植和养殖的经济收益。”朱道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