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长在种植槽里的西红柿、辣椒、茄子、生菜,一边是游弋在养殖桶里的鲈鱼鱼苗,在临平区泉漳村的东湖智慧生态田园产业综合体里,不搭界的两个项目却被有机结合起来,并用数字化的手段,实现了种养的标准化和智能化。
“这叫‘鱼菜共生’,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说起村里这两年刚引入的这项“黑科技”,临平区人大代表,东湖街道泉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金跃显得有些自豪。
2021年6月,东湖街道第三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选民接待活动时,不少村民向徐金跃表达了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担忧。
“自从村里土地征收了后,不少劳动力空闲了,如果能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就好了。”
“村里还有400余亩未征土地处于闲置状态,能不能有效整合利用起来?”
......
结合村民的想法,徐金跃对泉漳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街道相关科办深入讨论交流。同年8月,临平区人大常委会东湖街道工委组织召开了一次“强村富民”专题座谈会。会上,徐金跃建议对泉漳村400余亩土地进行开发,引进专业项目,培育村集体经济新“钱景”。
区级相关部门十分重视这条建议,多次前往泉漳村进行调研交流。同年12月底,在区供销联社、东湖街道办事处的共同努力下,泉漳村引入了“鱼菜共生”项目,依托“智慧大脑”智能平台,将鱼排出的粪便作为蔬菜的营养液供其成长,而蔬菜吸收过滤了“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后,水又会重新变得纯净,再回流到鱼池,最终实现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
项目开工后,徐金跃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现场转转,了解项目进度,收集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当得知由于地里有一根电信弱电线杆,会影响到项目推进时,徐金跃详细了解了电线杆的情况,向临平区人大常委会反映了相关问题。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最终将电线杆进行了迁改。
历经2年的建设,2023年4月,临平东湖智慧生态田园产业综合体—“生态鱼菜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一期主要是10亩示范区,每年计划养3季鲈鱼,产量大约有36万斤,年营收大概有300多万元;蔬菜部分的年产量是40万斤,年营收大约是100万。”徐金跃介绍说。
接下来,“鱼菜共生”项目二期也将开建,“种植、养殖的品种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鱼菜共生部分的有效生产面积是200亩,村里的集体经济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徐金跃充满信心。
来源:临平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编辑:孙炼栋